個人簡歷

鍾曉蘭 個人簡歷
姓名
鍾曉蘭
出生地
高雄市
現職
市立新北高中
教授科目
化學
學歷
高雄市市立獅甲國小
高雄市私立道明中學
國立台灣師大化學系
國立台灣師大科教所
經歷
國立台灣師大化學系助教
台北縣立林口國中代課教師
台北縣立福營國中代課教師
國立三重高中代課教師
個人獲獎
25屆科教年會最佳論文獎
4th NICE研討會最佳海報獎
教育部99年度高中資訊融入教學資源創意應用徵選活動化學科佳作
指導學生經歷
指導學生參加北區及全國科展(曾獲得全國第三名、北區優勝及佳作)
指導學生參加北區學科能力競賽獲得佳作、第四名
參與/協辦活動經歷
協辦北區化學科能力競賽(89年迄今)
舉辦國立三重高中魔力橘子化學營(97年與98年暑期)
擔任高中化學科種子教師(97年迄今)
擔任「科教館與師範校院合作推廣科普教育培訓種子老師」培訓課程講師(97)擔任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98年度科學最愛現師資培」講師
擔任高中化學科教科書審查委員(100年開始)
參與研討會經歷
1.      參與2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ducation, July 15-21, 2012, Italy, Roma.
2.      參與2011年歐洲科教年會(ESERA), September 5-9, 2011, Lyon, France.
3.      參與20107th Biennial Conference on Conceptual Change, May 24-27, Leuven, Belgium Belgium.
4.      參與2009年歐洲科教年會(ESERA), 2009, 8.31-9.4,伊斯坦堡,土耳其
5.      參與3rd NICE Symposium(Network for Inter-Asian Chemistry Educator),  July 30-31, 2009, Tokyo, Japan.
6.      參與中華民國第24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2008, 12.18-20,彰化。
7.      參與第二十屆國際化學教育會議(ICCE), 2008,8.3-8,模里西斯。
8.      參與中華民國第23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2007.12.14-15,高雄。
9.      參與96年度『科學教育專案研究與典範教學聯合發表會』, 2007.12.13-14,高雄。
10.   參與2nd NICE Symposium(Network for Inter-Asian Chemistry Educator), July 30-31, 2007, Taipei, Taiwan.
11.   參加中華民國第22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2006.12.15-16, 台北
12.   資訊科技融入高級中學各領域教學示例研討會, 2006.11.19,台北
13.   參加Young Ambassador for Chemistry Workshop, August 21-22, 2006, Yilan, Taiwan.
14.   參加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ducation, August 12-17, 2006, Seoul, Korea.
15.   參加NICE Symposium(Network for Inter-Asian Chemistry Educator)第一次籌備會議, 2006.2,光州, Korea.
參與研究經歷
1.      任邱美虹教授執行的國科會計畫兼任研究助理(計畫名稱-科學概念學習研究(VI):化學科-子計畫二:台灣地區中學生「粒子與化學平衡」概念之心智模式與概念改變)
2.      任邱美虹教授執行的國科會計畫兼任研究助理(計畫名稱-化學教育中建模模式的研發與實踐-子計畫四──以認知師徒制及建模教學探討建模能力與歷程對學生學習物質科學中「氧化與還原」與「電化學」之影響)
3.      任邱美虹教授執行的國科會計畫兼任研究助理(計畫名稱-以研究與教學為基礎探究網路化診斷學生科學學習心智模式之跨國研究-子計畫──探討學生粒子概念本體、發展、演化、改變的歷程)
4.      96學年度教育部中小學科學教育專案計畫主持人(計畫名稱-以科展進行高二學生氣體動力論之科學學習及概念改變氣體粒子運動模型組 vs 電腦動畫組)
5.      97年度教育部中小學科學教育專案計畫主持人(計畫名稱-設計多重表徵的模型教學活動以增進高二學生對於化學反應速率的科學學習與概念改變)
6.      98年度教育部中小學科學教育專案計畫主持人(計畫名稱-設計建模與多重表徵的模型教學活動以增進高二學生的科學學習-以化學鍵、分子混成軌域、分子形狀與結構為例)
7.      99學年度教育部中小學科學教育專案計畫主持人(計畫名稱:探究式教學融入科學營活動以提升學生的科學技能、解釋與問題解決的能力)
8.      100學年度教育部中小學科學教育專案計畫主持人(計畫名稱:探究不同表徵(視覺、具體)模型之學習效益-以化學反應速率與平衡為例)
9.      100學年度教育部中小學科學教育專案計畫主持人(計畫名稱:探討探究活動融入學校本位課程之學習效益)
10.   101學年度教育部中小學科學教育專案計畫主持人(計畫名稱:探討建模歷程的教學情境對高中學生認知能力之影響以電化學為例)
研討會論文
(中文部分)
1.      鍾曉蘭,邱美虹(2006)。探究高二學生理想氣體中混合氣體的心智模式與概念改變。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第22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2006.12.15-16,台北。
2.      鍾曉蘭,邱美虹(2007)。探究高二學生理想氣體本質的心智模式演變過程。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第23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2007.12.14-15,高雄
3.      鍾曉蘭,江文瑋,劉俊庚,邱美虹(2007)。建模與認知師徒制教學探究高二學生氧化還原的心智模式的類型及概念改變。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第23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2007.12.14-15,高雄
4.      詹婉約,鍾曉蘭,辛怡瑩,邱美虹(2007)。探究跨年級高中學生的氣體粒子心智模式類型分布及概念的正確性、一致性與完整性的演變。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第23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2007.12.14-15,高雄
5.      鍾曉蘭,謝進生(2007)以科展進行高二學生氣體動力論之科學學習及概念改變──氣體粒子運動模型組 vs 電腦動畫組。論文發表於96年度『科學教育專案研究與典範教學聯合發表會』, 2007.12.13-14,高雄。
6.      鍾曉蘭,邱美虹(2008)。探究高二學生理想氣體本質的心智模式演變過程。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第24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2008.12.18-20,彰化。
7.      鍾曉蘭(2008)。教案設計-波以耳與查理定律。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第24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2008.12.18-20,彰化。
8.      鍾曉蘭,邱美虹(2009)。以動態評量探究學生氣體粒子本質的概念改變歷程。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第25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2009.12.18-19,台北。
9.      鍾曉蘭,邱美虹(2010)。探究多重表徵模型教學對高二學生學習化學反應速率之影響。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第26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2010.12.10-11,花蓮。
研討會論文
(英文部分)
1.      Chung, S. L., Wu, Y. S., & Chiu, M. H.(2006), A Computerized Assessment Tool for Investigation StudentsConceptions of Particulate Model of Ideal Gas. Paper presented at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ducation, August 12-17, 2006, Seoul, Korea.
2.      Chiu, M. H., & Chung, S. L.(2007). Investigating correctness, consistency, and completeness of students’ mental models and paths of conceptual change in learning the nature of gas particles via multiple modeling activities. Paper presented at 2007 ESERA Conference, August 21-25, 2007, Malmö, Sweden.
3.      Chung, S. L., & Chiu, M. H. (2007).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ental Models of Mix-Gas in the Particulate Model of Ideal Gas. Paper presented at 2th NICE Symposium (Network for Inter-Asian Chemistry Educator), July 30-31, 2007, Taipei, Taiwan.
4.      Chung, S. L., & Chiu, M. H. (2008). Us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and Multi-representative Modeling to Engage Students in Learning and Changing Ideal Gas Concep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ducation, August 3-8, 2008, Mauritius.
5.     Chiu, M. H., & Chung, S. L.(2008). Students’ ontological conceptual changes on the topic of gas particles via the use of the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Based/Oriented Work (RAINBOW) Approach.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C, August 24-26, 2008, Finland.
6.     Chung, S. L., & Chiu, M. H. (2009). Applies the multi-representative models in chemistry teaching activities. Paper presented at 3rd NICE Symposium (Network for Inter-Asian Chemistry Educator), July 30-31, 2009, Tokyo, Japan.
7.      Chung, S. L., & Chiu, M. H. (2009). Conceptual Change in 12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Electrochemistry through Modeling Activities. Paper presented at 2009 ESERA Conference, August 31-September 4, 2009, Istanbul, Turkey.
8.      Chiu, M. H., & Chung, S. L. (2009). Investigating Students’ Ontological Change in Their Mental Models of Gas Particles. Paper presented at 2009 ESERA Conference, August 31-September 4, 2009, Istanbul, Turkey.
9.      Chiu, M. H., & Chung, S. L. (2010). Using Multiple Model-based Approaches to Promote Secondary Students’ Conceptual Change in Learning Electrochemistr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7th Biennial Conference on Conceptual Change, May 24-27, Leuven, Belgium Belgium.
10.   Chung, S. L., & Chiu, M. H. (2010).Conceptual Change in 11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of Chemical Reaction Rate through Multi-Representative Models. Paper presented at 2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ducation, August 8-13, 2010, Taipei, Taiwan.
11.   Chung, S. L., & Chiu, M. H. (2011).Effects of Modeling and Multi-representational Models Approaches on 11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of Acid-base Concepts. Paper presented at 2011 ESERA Conference, September 5-9, 2011, Lyon, France.
12.   Chung, S. L., & Chiu, M. H. (2012).Effects of Modeling and Multi-representational Models Approaches on eleven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of Molecular Structures. Paper presented at 2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ducation, July 15-21, 2012, Italy, Roma.
著作
1.      鍾曉蘭(2007)以多重表徵的模型教學探究高二學生理想氣體心智模式的類型及演變的途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      鍾曉蘭(2008)以科展進行高二學生氣體動力論之科學學習及概念改變─氣體粒子運動模型組 vs 電腦動畫組。九十六年教育部科教專案結案報告(未出版)。
3.      鍾曉蘭(2009)設計多重表徵的模型教學活動以增進高二學生對於化學反應速率的科學學習與概念改變。九十七年教育部科教專案結案報告(未出版)。
4.      鍾曉蘭(2010)設計建模與多重表徵的模型教學活動以增進高二學生的科學學習-以化學鍵、分子混成軌域、分子形狀與結構為例。九十八年教育部科教專案結案報告(未出版)。
期刊論文
1.      鍾曉蘭(2011)。從女性教師觀點探討中學化學教學的困境與感動。物理雙月刊33(6)417-421
2.      鍾曉蘭、邱美虹(2012)高二學生在理想氣體多重表徵教學前後心智模式的改變。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7(4)73-101
3.      邱美虹、吳文龍、鍾曉蘭、李雪碧(2013,已接受)以概念演化樹探討跨年級學生理想氣體心智模式之發展歷程科學教育學刊
重高學報
1.      鍾曉蘭(2008)。實用主義的理論及對科學教育的影響。重高學報,第十ㄧ期,93-108
2.      鍾曉蘭(2009)。有意義的學習-前置組織因子、概念圖與認知V圖。重高學報,第十二期,77-92
3.      鍾曉蘭(2010)。科學知識會學對科學知識的研究與科學教育觀的影響。重高學報,第十三期,25-38
4.      鍾曉蘭(2011)。符號互動論對質的研究與教育的影響。重高學報,第十四期,39-4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